一、背景介绍
英烈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烈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目前,江苏共有载入英烈名录的烈士11.1万名,还有一批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名烈士长眠于江苏大地。让无名烈士成为有名英雄,帮助更多英雄“回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和无比光荣的崇高使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有关批示要求,大力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在全省组织开展“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为全省烈士寻找亲人,并通过公开募捐、新闻宣传等方式,号召社会各界铭记英烈功勋、弘扬双拥传统。
二、募捐目的
由江苏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发起公开募捐活动,为江苏省“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筹措经费。同时,引领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三、活动情况
1. 活动时间:2024年 4 月25 日至2027年12月 31 日
2. 募捐范围:全国
3. 公开募捐方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通过互联网发布募捐信息
4. 接受捐赠方式:支付宝、微信、财付通
5. 公开募捐信息发布平台:公益宝、以本慈善组织名义开通的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网络平台
5. 受益人:安葬在我省的、在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的革命历程中牺牲的无名烈士亲属及长期无亲人祭扫的烈士亲属,长期未找到烈士下落的我省烈士亲属
6. 募得款物用途:由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相关单位组织寻亲志愿者队伍,聚合各方力量为安葬在我省的、在建立和保卫新中国的革命历程中牺牲的无名烈士及长期无亲人祭扫的烈士寻找亲人,帮助长期未找到烈士下落的我省烈士亲属寻找烈士安葬地。
7. 募捐成本:0
四、经费安排
1. 本次活动各设区市原则上按照每年10万元的标准,持续三年全省13个地级市总数共计 390 万元。
2. 本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为0元,如果未达筹款目标,善款使用的方向不改变。
3. 项目管理直接运行费用严格按规定执行。
4. 剩余财产处理方式为用于同类项目或转入资金总盘。
五、项目执行
(一)执行单位
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相关组织
(二)执行形式
由省市县三级组建一支上下贯通的寻亲队伍,积极吸纳公安、邮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爱国拥军社会组织、民间烈士寻亲团队等参与;镇村两级依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寻亲工作。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的统一指导下,围绕现有资料开展寻亲相关工作。
(三)执行安排
(一)成立协调机构(2023年8月至12月)。成立省“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协调小组,由省双拥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为牵头实施单位。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落实协调小组工作安排,通报、交流、协调、指导全省面上工作开展。办公室设在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由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一位副厅长担任办公室主任,省双拥办、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各一名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根据工作需要聘用1-2名全职人员负责电话接听、档案资料整理保管、寻亲数据汇总等日常性工作。市县两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参照成立相应协调机构。
(二)组建工作队伍(2023年10月至12月)。构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的立体化工作格局,合力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开展。省市县三级组建一支上下贯通的寻亲队伍,积极吸纳公安、邮政、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工作人员以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爱国拥军社会组织、民间烈士寻亲团队等参与;镇村两级依托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开展寻亲工作。组建一支影响广泛的宣传队伍,与各级主流媒体深度合作,动态发布寻亲信息,跟踪报道寻亲故事,大力宣传英烈事迹,为专项行动营造良好氛围。组建一支运行高效的动员队伍,依托各级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慈善总会等,通过开展公开募捐活动、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为专项行动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三)开展摸底排查(2024年1月至3月)。组织协调寻亲队伍、合作媒体、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单位以及有关社会组织等利用2至3个月时间,通过公开征集线索、走村入户摸排、座谈访谈交流、查阅档案史料等方式,收集梳理安葬在我省的无名烈士和长期无亲人祭扫的烈士情况以及省内烈士亲属寻亲需求,经县级以上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审核后汇总形成“无名烈士和长期无亲属祭扫烈士信息数据库”和“烈士亲属寻亲信息数据库”。
(四)搭建寻亲平台(2024年4至12月)。搭建“江苏省为烈士寻亲服务平台”,联通全国“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发布经过审核的摸底排查信息,在线受理烈士亲属寻亲申请,动态更新专项行动进展情况。专项行动协调小组各参与单位、合作媒体和有关社会组织要在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加挂寻亲平台页面,充分运用大数据、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声势,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为烈士寻亲,努力提高专项行动的参与度和成功率。
(五)开展系列寻亲及祭扫活动(每年4月、9月)。根据专项行动进展情况,适时组织我省烈士亲属前往烈士安葬地开展寻亲及祭扫活动,做好外省来苏寻找或祭扫亲人的烈士亲属接待工作,为不方便异地祭扫的烈士亲属提供“代祭扫”“云祭扫”等服务。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组织亲人安葬在边境或境外的烈士亲属前往烈士安葬地开展祭扫活动。在烈士纪念日、清明节等重要节点,安排部分新找到亲人的烈士亲属代表参加政府组织的英烈纪念活动。
(六)形成成果汇编(2023年9月至2027年12月)。通过寻亲平台、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动态更新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在每年清明、烈士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前后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阶段性工作成效。结合专项行动所做工作和取得成效,制作成果汇编,留下宝贵记录。在此基础上,对《江苏省革命烈士英名录》进行全面修订,充实完善相关信息,充分体现对烈士和历史的高度负责。
(七)培树四个先进典型(2024年1月至2027年12月)。深入挖掘专项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讲好寻亲故事,通过开展媒体报道、主题宣讲、拍摄专题片等方式,着重推进一批重点寻亲项目、一批突出寻亲队伍、一批感人寻亲故事、一批典型寻亲人物,持续营造尊崇英烈、关爱烈属、对标典型、学习先进的浓厚氛围。
(八)合作资助寻亲项目(2024年1月至2027年12月)。每年发掘并资助2-4个具有典型性、影响力的“为烈士寻亲”专项活动。